close
絢麗博館。鼎立三十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30週年館慶,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精心籌劃
「鼎立三十-看先民鑄鼎鎔金的科學智慧」特展
由科博館館長孫維新與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共同舉行珍品開箱儀式
讓臺灣民眾一睹吳王夫差矛、船形木斗、青銅盤、錯金銀青銅樽等展品風采。
展期至105年2月22日(一)。
這一次「鼎立三十」特展裡
體型最大也最具份量的展品,就是從傳藝中心商借來的「曾侯乙編鐘」
這一套以湖北省博原件為母範所製作出的編鐘
可以說是最接近原件的複製品,而且保留了可演奏的特徵。
「鼎立三十」特展揭開青銅器的銘文、紋飾、採礦
煉銅、鑄造的歷史文化和科學的面紗,
除能一睹商周時代青銅風采,還能透過鑄造及材料科學的演變過程
體會金屬鑄造在人類文明進展上的重要貢獻。
銅綠山古礦遺址,銘刻的正式青銅時代鼎盛和繁榮的足跡。
銅綠山一帶還生長著一種小草
春天的時候,和其他花草混雜在一起,相當不起眼
直到秋天,才會迅速的長高,這種草有個別名叫「銅草」
據說他們生長在富含銅鹽的泥土之中
彷彿老天爺給的一個指標,標示著地下的寶藏
千百年來,無數工匠就是追隨著銅草的蹤跡尋找原料。
「鼎立三十」展覽場內
因為展出文物的環境溫濕度控管較為嚴格
所以...展覽場很冷!展場內溫度較低
所以提醒要前來參觀「鼎立三十」特展的朋友
記得帶件薄外套避免著涼喔。
全站熱搜